攻打140城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和战术规划,攻城前必须进行铺路并提前集结盟友。占领一块地后指挥大家建造营帐,确保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发起进攻。同盟攻城需要提前发布公告,避免盟友因兵力或体力不足无法参与。攻城时需统一行动时间,先消灭城池守军再派遣攻城部队,这种协同作战能显著提升成功率。
攻城部队的配置直接影响战斗效率,武将的攻城值差异需提前计算,同时掌握目标城池的耐久值。每次成功攻城会扣除相应耐久值,团队合作时高等级城池建议使用普通兵种,低等级城池可换器械但需确保能击败城防。攻城过程中需实时关注部队状态,避免因兵力损耗过大导致攻城中断。器械部队的合理运用能大幅降低攻城难度,但需注意其防御薄弱的特点。
分城建设对攻城有重要辅助作用,选择资源丰富且地形险要的区域建立分城能有效支撑前线作战。荆州、冀州、徐州等地是理想的分城建址,分别提供木材粮食、农业产出和交通枢纽优势。分城需重点建设军事设施如兵营和校场,同时发展经济保障资源供应。分城与主城属性独立不叠加,需单独升级优化其功能。
守城方的防御体系需要针对性破解,城墙防御等级和陷阱设施会大幅增加攻城难度。建议攻城前通过侦查掌握城防布局,优先破坏箭塔和拒马等关键设施。面对土匪袭击时,分城需保持高度警戒并升级城防军,利用同盟互助机制共同抵御。闭城功能可提供72小时保护期,但需注意冷却时间且期间无法进行任何军事行动。
后期大规模攻城需采用多线作战策略,同时部署主力部队和器械部队形成立体攻势。主力部队负责牵制守军,器械部队专注消耗耐久值。调动部队时需避开危险区域,行军路线选择直接影响作战效率。攻占后的城池要立即布防,修建防御设施并驻扎精锐部队防止敌方反扑。资源储备和兵力补充的持续性是长期攻城战的决胜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