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舰搭配的核心在于理解舰船定位与战斗序列的协同关系。游戏中的舰船分为输出、防御、修复、防空和载机五种基础定位,完整的舰队应涵盖这些功能模块。前排通常部署装甲型巡洋舰如奇美拉或FG300装甲型承担伤害,中后排配置红宝石离子炮、艾奥级等输出舰船,同时根据敌方舰载机数量动态调整防空力量。武器单发伤害必须高于目标护甲值才能有效破防,离子武器则直接无视护甲作用于护盾系统。舰队指挥值分配需优先保证主力舰的完整编组,剩余空间补充功能性舰船。
舰船站位对实战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。防御型舰船必须前置吸收火力,中排部署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舰船如光锥级,后排安排奶妈舰苔原或谷神星支援型。战斗序列决定了武器攻击优先级,例如斗牛级主武器会优先锁定驱逐舰和护卫舰,因此可用红宝石离子炮针对性克制。巡洋舰以上大型舰船受小行星稀疏区地形限制,需注意战场环境对移动速度的影响。舰队整体速度取决于最慢的舰船,高速抄家舰队应选用诺玛M470等移动速度超过800的舰船。
工程舰需搭配仓库舰提升存储容量减少往返时间,中型工程舰每小时采集量可达3万单位。采矿效率直接影响战舰生产线运作,建议将金属炼化工厂和水晶合成工厂升至8级以获得每小时5.7万的基础产量。前哨指挥中心的建设会持续消耗金属资源,工程舰编组建议采用富贵300多功能型搭配小型工程舰提升容量,但携带战舰数量超过两艘后收益递减明显。
主力接战队需平衡生存与输出,典型配置为8艘奇美拉巡洋舰搭配8艘卡利斯托对巡洋杀手,剩余指挥值补充防空力量;输出舰队可放弃防御全力强化火力,采用艾奥级巡洋舰与刺水母护航艇的组合;拆解敌方设施的舰队则需优先考虑移动速度,配置云海级等攻城型舰船。航母仅在拥有优质舰载机时具备战略价值,蜂巢守卫者护航艇与721载机型的组合具有较高性价比。
技术强化是提升舰队战力的关键环节。每艘战舰的蓝图等级上限为50级,超过后需通过开箱获取技能点。洗点功能可全额返还已投入技能点,建议优先强化主力舰的对舰火力和生存能力。装甲系统中的减伤百分比直接影响实战表现,新君士坦丁大帝级未强化状态下即可达到25%减伤效果。舰载机搭载平台如货拉拉载机型需配合RB7-13型导弹艇等优质护航艇才能发挥最大效用。
战舰搭配不存在绝对的最优解,需根据实际拥有的蓝图和战场环境灵活调整。理解舰船定位、武器克制关系和战斗序列机制是构建有效舰队的基础,同时需要持续优化资源采集效率和技术强化路线。实战中应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舰种,保持舰队的功能完整性和速度协调性才能应对复杂战局。